云南鹽津:13600畝蠶桑引領群眾奔“錢途”
發布:2022-08-11 14:04:52 來源:互聯網 評論:0 點擊:
本文導讀: “產業是發展的根基,產業興旺,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。要堅持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宜種則種、宜養則養、宜林則林,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?!?/div>
本文關鍵字:云南鹽津
“產業是發展的根基,產業興旺,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。要堅持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宜種則種、宜養則養、宜林則林,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。”2019年7月15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講話時,對產業發展,穩定增收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云南省鹽津縣充分利用資源優勢,以發展特色產業為依托,以黨建引領為抓手,凝聚合力,巧打綠色經濟“牌”,大力發展13600畝蠶桑產業,引領群眾走上了增收致富路。
走進鹽津縣興隆鄉保寧村,只見沃野連綿,滿目青翠。大大小小的桑園基地鑲嵌在空靈俊秀的山水之間。連片種植的桑葉郁郁蔥蔥,長勢茂盛,染綠了田間山頭。綠蔭掩映,桑樹成排,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迷人的桑香;一家一戶的蠶農或采桑、或取繭,或修枝,匯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畫卷。誰也想不到,多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,沒有像樣的產業,群眾生活條件十分艱苦。
在養蠶戶楊代華家里,一個個雪白的蠶繭格外引人注目,白白胖胖的蠶寶寶們津津有味地吃著桑葉,楊代華臉上滿是笑意。十年前,楊代華為一大家子的生計常年奔波在外務工,收入很不穩定。一個偶然的機會,楊代華接觸到種桑養蠶,仰仗村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,干勁一下子就上來了。楊代華告訴記者,他和妻子在家種植了10多畝蠶桑,一年可以養五季蠶。每季蠶可產蠶繭100多公斤,經濟收入在五千元左右。一年下來就有幾萬元的收入。
“我養蠶已經有好幾年了,我家的蠶子一季能產一百一十公斤左右的蠶繭,一年能養五季蠶子,產蠶繭五百多公斤,收入在三萬塊錢左右,下一步,我想把桑源基地再擴大一點,多養點蠶子,增加收入。”楊代華信心滿滿地說。
保寧村雖然在多年前就有了發展蠶桑產業的傳統,但由于基礎薄弱、資金技術短缺,沒有形成規?;?、科學化、規范化的發展格局,產業發展組織化程度較低,仍舊處于小而散的狀態,經濟效益不凸顯,群眾積極性不高?;臎鲐汃さ耐恋刈屓藗兣腔?,悠久的養蠶史與現實的貧困交織在一起,由于繭價時而看漲,時而跌落,導致植桑又毀,毀了又植,反反復復......但不甘落后的保寧人就這樣向貧困發起一次次“突圍”。
盛世勸農桑,蠶事勝耕田。如何讓蠶桑這一傳統優勢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,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?保寧村采取“支部十黨員十公司十農戶”和能人帶動,建立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,引領群眾種桑養蠶,助推蠶桑產業發展。
“老百姓的蠶繭養出來后,我們合作社以初加工的形式向老百姓回收,再售往浙江、廣西一帶,讓老百姓的收入有保障,帶動大家共同發展。”鹽津昌錦蠶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蘇昌舉這樣說。
在鹽津宏峰蠶桑專業合作社,負責人黃佑聰正在制作純手工蠶絲被。他說,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,主要從事純手工絲棉和機制絲棉的加工,從群眾手中收購蠶繭,經過加工成蠶絲被,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,群眾的收益也跟著翻了番。
“我們專業合作社的任務就是從群眾手中收購蠶繭,然后進行手工加工,產品主要銷往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地,年收益基本在幾十萬元左右”。鹽津宏峰蠶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佑聰介紹道。
夯實產業基礎,實現規模擴張。保寧村立足村情,把握機遇,切實轉變以糧食生產為主向蠶桑養殖為主的發展模式,凸顯蠶桑一村一品特色,通過規?;N植、標準化管理、產業化運作三位一體模式,實現了蠶桑產業從小到大、由弱到強的發展目標。
蠶桑產業的蓬勃發展,讓保寧村的群眾嘗到了增收致富的“甜頭”。家家戶戶栽桑養蠶,實現了蠶桑產業全覆蓋。目前,保寧村的蠶桑產業已發展到6500畝,產值4000余萬元,養蠶農戶人均可增收3000余元。
保寧村蠶桑產業的發展,是鹽津縣因地制宜,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產業,促進群眾增收的一個縮影。除在保寧村大力發展蠶桑產業外,鹽津縣還在興隆鄉的大田、鳳凰、興隆村充分發動群眾種桑養蠶。通過近十年來發展,鹽津縣蠶桑產業不再是從前的小、散、亂,而是走上了組織化、規?;?、科學化發展的新路子。如今,全縣已發展蠶桑13600畝,實現產值8000余萬元,養蠶農戶人均可增收3500元左右。勤勞勇毅的鹽津人用辛勤的汗水實現了養蠶致富夢,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興桑養蠶的贊歌!
“這些年種桑養蠶,昔日的荒山變成了綠坡,更讓我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。以前連吃飯都成問題,現在我們家蓋起了小洋樓,去年還買了小汽車,這樣的日子,在十多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呀!”大田村村民鄧萬華激動地說。
下一步,鹽津縣將繼續以“抓黨建引領促發展,強特色產業助增收”為目標,擴大蠶桑產業規模,延伸產業鏈條,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,讓蠶桑產業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產業。
免責申明:
中國家紡產業網尊重各行業網站及各通訊員之版權,如發現有本網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,請與我們聯系。中國家紡產業網熱誠歡迎家紡行業相關人士成為本網通訊員,請點擊登錄注冊。
中國家紡產業網尊重各行業網站及各通訊員之版權,如發現有本網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,請與我們聯系。中國家紡產業網熱誠歡迎家紡行業相關人士成為本網通訊員,請點擊登錄注冊。
上一篇:上半年我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承壓回升
下一篇:紡織出口訂單去哪兒了?
分享到:
收藏
評論排行
- ·南通家紡城“新”在哪里?(0)
- ·登喜鳥家紡 給你清爽一夏(0)
- ·紡織企業突圍之道 品類...(0)
- ·富安娜家紡多舉措破行業慣例(0)
- ·8月19日棉花市場報價參考(0)
- ·8月19日全棉特闊磨絨布13...(0)
- ·8月21日全棉特闊磨絨布12...(0)
- ·9月13日全棉坯布價格行情。(0)
- ·9月16日蕭山美邦錦綸切片報價(0)
- ·紡織業污染調查報告發布...(0)
- ·展望2014年:在節能減排...(0)
- ·紡織企業復工之際 安全...(0)
- ·佳萊家紡(0)
- ·床品專委會:堂皇家紡董...(0)
- ·質量為本、標準引領走出...(0)
- ·家紡私人定制勢不可擋(0)
- ·紡織大事記 回顧2016那...(0)